运动训练教学团队

高炳宏

院长、党委副书记

569vip威尼斯游戏

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gaobinghong@126.com

概述

   

高炳宏(1971,10),男,教育学博士,教授(三级),博士(硕士)生导师;569vip威尼斯游戏院长(附属竞技体育学校校长、附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亚太运动训练科学委员会执委,国家体育总局备战2020东京奥运会督导组、科技专家组和体能训练工作组成员;中国田径协会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能训练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赛艇队备战2012和2016年奥运会科医团队负责人,中国单板(跨项)滑雪队科研负责人;2002-2017年为上海游泳水上女排项目科研团队负责人;上海市体育科学学会理事,上海市体育科学学会体能训练专委会主任;上海市“人类运动能力开发与保障”重点实验室 执行主任;《中国体育科技》和《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杂志编委,《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特聘评审专家,国家体育总局首批“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培养对象。            

主要研究领域为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和运动训练负荷监控与评定、不同类型人群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研究、高原低氧训练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基因多态性与运动能力的关联研究等。长期为优秀运动员备战奥运会和全运会提供科技攻关与服务,曾担任吴敏霞、徐莉佳、张杨杨等奥运冠军的科医团队负责人,为运动员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坚实的科研保障。  

以主持人或主要人员身份完成或正在进行50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国家科技部攻关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20多项;完成学术专著1部,参编学术著作3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杂志发表论文150多篇;在国内首次建立“我国优秀运动员备战重大比赛训练质量监控系统”、研究发明了“有氧运动能力相关的基因多态性及检测芯片和试剂盒”等;2018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18年和2010年分别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和三等奖各一项(第1完成人)、2013年获得国家体育总局奥运科技攻关项目二等奖(第1完成人)、2010年获得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第1完成人)。这些科研成果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与支持作用。  

已经和正在培养博士研究生10名,硕士研究生40多名,包括多名青年科研人员和体能教练,其中有20多名研究生参加了国家赛艇、皮划艇、游泳、帆船、跳水、自行车、田径等项目奥运会的科技攻关备战、体能训练等工作。  

联系邮箱:gaobinghong@126.com  

 

 

 

 

 

教育与工作经历

(一)教育经历

1.1990/09–1994/06,西安体育学院,攻读体育教育学学士学位

2.1997/09–2000/06,西安体育学院,攻读运动人体科学硕士学位

3.2002/07–2005/12,上海体育大学,攻读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博士学位

4.2017/09-2017/12,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二)工作经历

1.1994/07–1997/09,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师  

2.2000/07–2015/06,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室主任,副所长;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3.2006/07–,国家体育总局备战奥运会高原训练专家组、运动训练监控专家组、体能训练专家组成员

4.2010/09–2017/10,中国赛艇队科研医务团队负责人,负责中国赛艇队备战2012年和2016年奥运会科研医务工作;

5.2015/07—,上海体育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体育教育训练学院副院长、院长

6.2016/05–,上海市“人类运动能力开发与保障”重点实验室 执行主任

主要科研项目(近5年)

1.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冬季项目运动疲劳消除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9YFF0301603),2019年10月1日—2022年12月30日,主持人。  

2.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攻关课题,钢架雪车国家集训队重点运动员备战2022冬奥会体能与运动技术表现提升科技攻关服务(20190910),2019年8月——2020年7月,主持人。

3.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攻关课题,三人篮球国家集训队体能训练服务保障(HT-201910-0373),2019年1月——2020年10月,主持人。

4.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攻关课题,田径国家队耐力项目高温高湿环境应对技术研究与实施科技服务(2018046006),2018年12月1日——2019年12月30日,主持人。

5.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支撑项目(18DZ1200602),不同发育阶段青少年运动员力量与耐力水平变化特征研究,2018年04月—2021年3月,主持人。

6.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攻关课题,2018年度国家单板滑雪集训队备战北京冬奥会重点运动员科技服务与保障,2018年12月1日——2020年12月30日,主持人。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骨骼肌线粒体动力学调节微循环低氧训练适应的机制(31771316),2018,1-2021,12,主持人。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运动保护慢性肝损伤的分子机制:PHD2/HIF-1α信号途径对肝脏能量代谢的调控(31701040),2018,1-2021,1,第二主持人。

9.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点科技支撑项目,功能性训练提升体能类项目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动力链整合技术与应用研究(17080503400),2017, 7-2020,6,第二主持人。

10.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点科技支撑项目,不同水平马拉松跑着专项能力提升综合训练技术平台的建立与应用(17080503300),2017, 7-2020,6,第二主持人。

11.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点科技支撑项目,无创性新指标在游泳、赛艇和自行车等体能项目优秀运动员机能状态监控与疲劳诊断中的应用研究(15490503300),2015,11-2018,12,主持人。

12.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备战重大比赛重点项目运动员竞技能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2015,11-2019,6,主持人。

13.国家体育总局奥运科技攻关项目,2017年度国家赛艇队备战东京奥运会重点运动员综合科技服务与保障,2017, 2-2018,4,第一完成人。

14.国家体育总局奥运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赛艇队备战里约奥运会度重点运动员竞技状态保持与调控的科技服务与保障,2015,12-2016,12,第一完成人。

15.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攻关项目,国家赛艇队备战2016奥运会重点运动员综合科技服务与保障(2015年度),2014,1-2015,12,第一完成人。

16.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攻关项目,国家赛艇队重点运动员备战2013—2014年度世界重大比赛综合科技服务与保障,2013,6-2015,4,第一完成人。

17.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领域项目,优秀赛艇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微循环指标变化特点与身体机能状态关系的研究,2014,6-2016,6,第一完成人。

18.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攻关项目,我国赛艇项目备战2012奥运会争金夺牌运动员专项训练质量监控与评价模型的研究与应用;2011,6-2013,6,第一完成人。

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00522):运动/低氧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2011.01-2014.12,第三完成人。

代表性著作与论文

(一)主要著作

1.《基因多态性与运动能力的关联研究》(约22万字);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年1月;完成形式:独立完成。

2.《高原训练实用问答》;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年11月;主要完成人。

(二)翻译著作

1.《体能测试与评估指南(美国国家体能协会)》,主译,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年2月

2.《体能训练概论,私人体能教练(美国国家体能协会)》主译,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年12月

)代表性论文

1.高炳宏,孟志军,王玉新,冯连世,2组优秀赛艇运动员八周高原训练不同负荷结构对训练效果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CSSCI),2019.11:113-122  

2.朱欢,高炳宏(通讯作者),微血管反应性在耐力性运动员训练中的应用[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CSCD),2019,38(11):907-914.

3.马涛,高炳宏(通讯作者),李涛,8周有氧水上划艇训练对赛艇运动员某些儿茶酚胺和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CSCD),2019,35(3):38-41.

4.MengZhijun, Gao Binghong(Correspondence),Gao Huan, et al, Four Weeks of Hypoxia Training Improves Cutaneous Microcirculation in Trained Rowers[J], PHYSIOLOGICAL RESEARCH (SCI), 2019,68(5): 757-766.

5.赵永才,高炳宏(通讯作者),线粒体动力学与细胞能量代谢的关系及运动干预研究进展[J],生理学报(CSCD),2019,71(4):625-636.

6.高炳宏,我国现代体能训练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路径[J],体育学研究(CSSCI),2019,2(2):73-81.

7.常玉,高炳宏(通讯作者),5周高原训练期间优秀男子游泳运动员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特点[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CSCD),2019,38(3):194-200.

8.Kewei Zhao, Binghong Gao(Correspondence) , Physiological, Anthropometric, and Motor Characteristics of Elite Chinese Youth athletes from six different sports[J],2019,4,Frontiers IN PHYSIOLOGY (SCI),10:405,20190412

9.姚学武,高炳宏(通讯作者),6周功能性力量训练对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身体功能性动作的影响[J],体育科研,2019,(2):87-90

10.马涛,高炳宏(通讯作者),李涛,8周有氧水上划艇训练对赛艇运动员某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CSCD),2019,35(1):38-41.

11.高欢,高炳宏(通讯作者),孟志军,基于代谢组学的高原训练初期的适应特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CSSCI),2018,41(12):79-84.  

12.Yongcai Zhao,Bing-Hong GAO(Correspondence) ,Exercise training and dietary restriction affect PINK1/Parkin and Bnip3/Nix-mediated cardiac mitophagy in mice[J] ,General Physiology and Biophysics(SCI),2018.11.15, 37(6):657~666

13.Meng Liu ,Bing-Hong GAO(co-first authors), Bing -Qiang Lv,Citrus Fruit Intake Decreases the risk of Incident Type2 Diabet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Acta Medica Mediterranea(SCI), 2018, 34: 1743  

14.Yang Liu,Binghong Gao,Jiru Li, Increased foot-stretcher height improves rowing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biomechanical perspectives on water[J], Sports Biomechanics,(SCI), 2018, 7:1-12

15.孟志军;高炳宏(通讯作者);王玉新;张昊楠;优秀赛艇运动员专项有氧能力对高原训练应答的差异[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CSSCI),2018,42(5):99-104+110

16.高欢,高炳宏(通讯作者),长时间高原训练对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CSSCI),2018,42(6)109-112+118

17.朱欢;李国政;高炳宏(通讯作者),6周高原训练对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外周血儿茶酚胺水平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CSCD),2018,34(4):333-335.

18.高欢;李涛;高炳宏(责任作者);王玺;张昊楠;3200m HiHiLo免疫和炎症反应应答特征及其对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J],体育科学(CSSCI),2018,38(4):54-60.

19.高炳宏,朱欢,张昊楠等,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6周高原训练无创微循环相关指标变化特点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CSSCI),2017,34(1):99-105

20.张昊楠,高炳宏(通讯作者),朱欢,男子赛艇运动员赛前6周训练微循环血流储备能力与相关生化指标的关系[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CSCD),2017,33(2):112-116.

21.赵永才,高炳宏(通讯作者)线粒体动力学、线粒体自噬与心脏疾病———运动干预研究展望[J],生理科学进展(中文核心),2017,48(2): 145-150.

22.朱欢,高炳宏(通讯作者),不同性别赛艇运动员肱二头肌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比较[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CSCD),2016,32(3):277-278+285.

23.朱欢,高炳宏(通讯作者),高原训练期间赛艇运动员微循环血流速度的变化与Hb, BU,CK关系的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文核心),2016,44(2): 176-182.

24.朱欢,高炳宏(通讯作者),高原训练期间经皮氧分压及经皮二氧化碳分压变化特点[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中文核心),2016,20(20): 2985-2991.

25.马涛,高炳宏(通讯作者),青少年运动员肩关节屈伸肌等速肌力测试与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中文核心),2016,20(24): 3595-3601.

26.王刚,高炳宏(通讯作者),高欢等,亚高原训练对不同高原训练经历男子赛艇运动员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15,51(4):42-48+85。

27.郭炜,高炳宏(责任作者),青少年赛艇运动员CKMM基因(A/G)多态性分布特征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CSSCI),2015,32(3):359-363

28.朱欢,高炳宏(通讯作者)等,赛艇运动员重大比赛前不同训练阶段无创微循环相关指标变化初步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CSCD),2015,15(10):1927-1930.

29.朱欢,高炳宏(通讯作者),我国赛艇运动员肱二头肌微循环血流储备能力的研究[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CSCD),2015,31(1):61-65.

30.高炳宏,陈佩杰,四周高住低练(HiLo)对女子赛艇运动员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CSCD),2014,33(6):404-412.

31.王玺,高炳宏(通讯作者),3周高住低训对优秀赛艇运动员红细胞免疫及免疫系统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CSCD),2014,33(11):1054-1059.  

32.朱欢,高炳宏(通讯作者),优秀赛艇运动员不同部位肌肉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变化特点[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CSCD),2014,30(5):435-437.

33.孟志军;高炳宏(责任作者),高欢,男子赛艇运动员高原训练机能变化与专项成绩的个体差异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4,50(2):46-55.

34.王刚;高炳宏(通讯作者);高欢低氧预适应结合长时间亚高原训练前后男子赛艇运动员身体机能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CSCD),2013,32(6):489-494+500.

35.王刚,高炳宏(责任作者),高欢;低氧预适应结合长时间亚高原训练对男子赛艇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CSSCI),2013,30(3):327-333

36.赵永才,高炳宏(责任作者),吴格林等,高住低练对游泳运动员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及白细胞计数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CSCD),2012,28(4):356-360.

37.高欢,高炳宏(通讯作者),冯连世等,长时间高原训练对优秀赛艇运动员免疫机能及血浆瘦素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CSCD),2011,30(11):986-991.

38.赵永才,高炳宏(责任作者),丁树哲,高住低练对游泳运动员红细胞免疫分子表达及功能的影响[J],体育科学(CSSCI),2010,30(6):66-71.

39.王蕾,高炳宏责任作者),陈佩杰, HiHiLo研究进展[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CSCD),2010,29(3):353-358.

40.高炳宏,汉族优秀游泳、赛艇运动员mtDNA高变区Ⅰ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有氧工作能力关联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CSSCI),2009,29(3):28-37+42  

41.高欢,高炳宏(责任作者);低氧预适应结合高原训练对游泳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09,45(6):62-65.  

42.高欢,高炳宏(通讯作者),丁树哲;上海汉族优秀游泳运动员VDR基因A/G多态性分布特点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CSSCI),2009,26(2):210-213+237

43.高炳宏,优秀运动员备战重大比赛训练科学监控的思考[J],体育科研,2008,29(6):1-5

44.王道,高炳宏(通讯作者);模拟高住低练对女子赛艇运动员血清铁、总铁结合力及相关指标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CSCD),2008,27(4):481-483.

45.高炳宏,低住高练在运动训练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及探讨[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CSCD),2007,26(6):747-754.

46.高炳宏,陈佩杰,上海地区汉族优秀游泳运动员mtDNA高变区Ⅰ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CSCD),2007,26(3):133-138.

47.高炳宏,陈佩杰,杨震,上海地区汉族优秀游泳运动员mtDNA高变区I序列多态性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CSCD),2006,25(6):696-702.

48.高炳宏,上海地区汉族优秀游泳运动员ACE基因I/D多态性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CSCD),2006,25(5):517-521.

49.王道,高炳宏(通讯作者),步振威等;2周低住高练对游泳运动员心肺功能和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CSCD),2006,25(3):309-313.

50.高炳宏,陈坚,王道,女子赛艇运动员HiLo,LoHi和HiHiLo三种模式低氧训练前后血清CK和BUN的变化[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CSCD),2006,25(2):192-195.

51.高炳宏,马国强,崔登荣等,8周低住高练(LoHi)对游泳运动员血清CK、BUN变化规律的影响[J],体育科学(CSSCI),2006,26(5):48-52.

52.赵光圣,高炳宏,郭玉成;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特征的研究[J],体育科学(CSSCI),2006,26(3):46-49.

53.高炳宏,陈佩杰,董强刚等,上海汉族优秀耐力运动员ACE基因I/D多态性与最大有氧能力(VO2max)的关联研究[J],体育科学(CSSCI),2006,26(2):42-47+54.

54.杨震,高炳宏(责任作者),李之俊;力量素质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西安体育学院学报(CSSCI),2006,23(4):71-75.

55.高炳宏,韩恩力,曹佩江,中国优秀男子柔道运动员身体成分特征及与无氧代谢能力关系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CSSCI),2006,21(3):220-224.

56.高炳宏,高欢,陈坚,王道,不同低氧训练模式对女子赛艇运动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影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CSSCI),2006,21(1):27-30.

57.高炳宏,陈佩杰,扬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运动能力关系的研究进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CSSCI),2006,30(1):75-81.

58.高炳宏,赵光圣,郭玉成,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特征研究[J],体育科学(CSSCI),2005,25(12):32-36+39.  

59.高炳宏,步振威,高欢等,LoHi和HiHiLo训练对女子赛艇运动员运动能力影响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CSSCI),2005,25(11):33-39+42.

60.高炳宏,高欢等,LoLo、HiLo、LoHi和HiHiLo训练过程中血象指标变化规律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CSSCI),2005,25(10):32-36.

61.高炳宏,陈佩杰,吴荷萍等,男子青少年运动员身体成分和无氧代谢能力发育特征及相关关系的研究[J],体育科学(CSSCI),2005,25(9):33-37.

62.李之俊,高炳宏(责任作者),李飞等;优秀赛艇运动员疲劳诊断与体能恢复指导专家系统的研制[J],体育科学(CSSCI),2005,25(8):28-32+52.

63.高炳宏,模拟低氧训练的新方法与新进展[J],体育科研,2005,26(2):44-49.  

64.高炳宏,赵秋蓉,跆拳道比赛时间结构与能量代谢特点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CSSCI),2004,27(5):639-641.

65.高炳宏,赵秋蓉,搏击类项目的能量代谢特点[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CSSCI),2004,21(1):58-61.

66.高炳宏,李之俊,Oxycon Pro和MetaMax Ⅱ两种心肺功能仪测试值的比较[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CSCD),2004,23(1):53-56.  

67.高炳宏,肖丽英;基因研究在体育领域的应用及引发的伦理思考[J],中国临床康复(中文核心),2004,8(12): 2349-2351.

68.高炳宏,陈佩杰,李之俊,运动与心率变异性[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CSCD),2003,22(5):490-492.  

69.高炳宏,优秀跆拳道运动员比赛后疲劳和恢复特点的研究[J],体育科学(CSSCI),2003,23(6)

70.高炳宏,李之俊;基因工程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与展望[J],体育科研,2003,24(3):38-40.

71.高炳宏,赵秋蓉,李之俊,优秀跆拳道运动员比赛前后及恢复期血清CK、LDH、SOD的变化[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CSCD),2002,21(6):598-600.

72.高炳宏,赵秋蓉;中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身体成分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CSSCI),2001,37(4):21-24.

73.高炳宏,赵秋蓉,中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体型特征研究[J],体育科学(CSSCI),2001,21(1):58-61.

74.赵秋蓉,高炳宏;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体质研究展望[J],体育科学(CSSCI),2001,20(4):61-65.

75.赵秋蓉,高炳宏;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体型的初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CSSCI),1998,16(2):29-32.

76.高炳宏,赵秋蓉,跆拳道运动员身体成份和体型的测量与评价[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CSSCI),1998,15(1):29-33.

获奖与专利

(一)科研获奖

1.2018年,“备战重大比赛训练质量监控系统的研发与应用”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授予单位:上海市人民政府

2.2013年,“我国赛艇项目备战2012奥运会争金夺牌运动员专项训练质量监控与评价模型的研究与应用”获第30届奥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项目贡献二等奖,第一完成人,授予单位:国家体育总局

3.2013年获上海市政府二等功,授予单位:上海市人民政府

4.2010年,“上海优秀运动员基因库的建立及其有氧能力与相关基因多态性关联的研究与应用”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授予单位:上海市人民政府

5.2010年,“低氧训练在运动实践中的研究与应用:获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三等奖,第一完成人,授予单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6.2010年,“高原和低氧训练对上海部分体能项目优秀运动员备战09年全运会体能调控的应用研究“获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一完成人,授予单位:上海市体育局

7.2006年,“水上项目备战全运会科技gon攻关与服务”获第十届全运会科技攻关服务一等奖,第一完成人,授予单位:上海市体育局

(二)教学成果奖

1.2019年,《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获上海市重点课程项目,负责人。

2.2018年,“对接健康中国战略,创建康复体能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国家级),排名第三。

3.2017年,《体能测试与评价》获得上海高职高专院校市级精品课程(省部级),负责人。

4.2017年,“运动能力表现与提升教学团队”获得上海高职高专院校市级教学团队(省部级)——,排名第二。

5.2017年,“夯实应用型体育行业人才培养基础,建设体育健身行业发展”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一等奖(省部级,主要完成人。

6.2018年,《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获上海体育大学校级精品课程,负责人。

发明专利

名称:有氧运动能力相关的基因多态性及检测芯片和试剂盒

发明人:高炳宏;授予时间:2010年11月;专利号:200610030729.9